最近,我总在纠结一个问题。
“到底什么才是高情商?”
(资料图片)
在生活中,高情商的用处实在太多,情商的高低也渐渐成为了我们行事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有关于提高情商的书和课程卖得越来越火爆的同时,也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高情商的需求。
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了这一点呢?
大概就是,当我在人际交往中碰壁的时候。
真羡慕她的好人缘
一直以来,小A的人缘都是出了名的好。
她的言行举止总是恰到好处,好像永远都不会让社交场子冷下来,再尴尬的话题到了她面前,也总能以一种较为圆满的方式重新鲜活起来。
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性格本就外向,但我始终觉得,能够左右逢源、让大家都与她顺利且舒适地交流,便证明她是一个高情商的人。
有高情商真好啊,明明我们俩各方面能力都差不多,她却总是更加受人欢迎,深受老师与同学的喜爱。
我羡慕她能成为“万人迷”,总是不断在想:“是不是我的情商太低了?”“是不是我不懂跟别人相处?”“这个话这么说到底对不对?”
终日不断地自省,成为了巨大的精神内耗,让我对于社交变得一蹶不振。言行举止仿佛怎么做都做不对,我的低情商,可怎么办才好?
丧失自己的立场才行吗
我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
图书馆里关于情商方面的书,我看了一本又一本;网站上的提高情商课程,我也报了不少;甚至每天打开各大APP,推送内容都是“低情商怎么办?”“如何提高情商?”
看遍了书籍,听了各种各样所谓“大师”的指导,我依旧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然。但心急如焚的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了一个道理:
“迎合别人,顺从别人,他们开心了就算我高情商了。”
这渐渐成为了我处事的准则。当有同学跟我讨论事情,我总是照着对方的意思来发表意见,然后想方设法地吹捧对方。
同学B:“唉,我觉得C的裙子比我的好看多了。”
我:“这怎么可能,我觉得你的裙子就是最好看的,她根本比不上你。”
同学B听了很是开心,捂嘴笑了起来,也与我更加亲近。我吃到了甜头,开始奉行起这个准则来。
原来当个高情商的人也不是那么难。
但是渐渐的,我发觉到因为我的甜言蜜语而靠近我的人,最终总会离开。我不解其意,明明我说的都是让他们开心的话,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直到偶然听见别人的议论,我如遭雷击。
“跟她说话有什么意思?马屁精罢了,一点自己的立场都没有,谁知道她真不真心?”
原来,高情商不难
我越来越不知道,应该怎么样与人相处了。
受到打击后的我,只觉得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已经崩塌。原本就内向的性格,变得更加孤僻起来。这一学期结束,我带着郁闷的心情回了家。
饭桌上,我与父亲说起了这件事,引得他笑了起来。
“傻孩子,你觉得高情商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跟大家更好地相处呀。”
“那你觉得,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的前提,是什么呢?”
父亲的一句话,将我问倒了。我皱着眉思考起来,总觉得有答案在口中,呼之欲出,又不敢确认。
“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尊重和理解。”
父亲留下了这句话,让我独自想个明白。
我联系起了这段时间的经历,猛然发现,虽然说甜言蜜语将大家逗得开心,但其实我早已丧失了自己的立场,只不过是一味的追捧罢了。
这样的“高情商”,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态度吗?
很显然不是。怪不得他们,都逐渐远去了。
我又再次追着父亲问道:“可是,不这样做,又怎么能让他们开心呢?怎样的言行举止,才是最合适的呀?”
“用发自内心的真诚态度,去尊重、理解别人。各人有各人的差异,如何求同存异,是相处之道。怎样求同存异,最重要的在于换位思考。”
父亲如是说道。
是啊,在日常的相处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差异。
或许第一想法就是照顾自己的情绪,而忽略他人的感受,这就加大了差异。而所谓的高情商,或许就是一种把控情绪的能力。
试着换位思考,真正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处理事情,或许能让我们拥有不一样的眼界,找到更好的相处方式。
在尊重自己的基础上,尊重、理解他人,用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通过换位思考而得出最适合双方的解决方法,或许就是高情商的最终奥义。
高情商到底有多高?
真诚、尊重、理解的境界有多高,情商则有多高。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