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新闻│用好用活“五张网” 守牢底线防返贫

发布时间:2023-04-28 16:24:32 来源: 赣南日报

创新实行乡镇党委书记带队入户现场核实分析研判机制,高位推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帮扶干部每月进村入户走访监测对象,身体立行去关心关注帮扶对象的衣食住行;统筹完善防贫保险、“顶梁柱”保险、农业保险“三道防线”,筑起抵抗风险的屏障……近年来,兴国县坚持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每月监测会商、每月信息比对、每月研判处置”工作机制,用好用活监测、帮扶、退出、排查、防护“五张网”,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能消则消。

“三线预警”织牢“识别网”。为实现精准识别,该县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三种方式,织密“三线预警”网络,做到风险及早发现,形成了15天内识别纳入的快速响应机制。“线上+线下”拓宽农户自主申报渠道。通过统一印制、张贴防止返贫监测申报二维码,入户发放宣传单等,实现线上线下申报相结合,拓宽农户自主申报渠道。“常规+集中”做实基层干部排查。驻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排查走访,每月组织一次常规排查,适时开展集中排查,及早发现返贫致贫风险。“共享+比对”用好部门筛查预警。建立数据共享联动机制,每月会同医保、卫健、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开展信息比对筛查,发现风险线索,逐级反馈核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资料图)

“三类施策”织细“帮扶网”。为实现精准帮扶,该县选优配强帮扶干部,每月开展结对帮扶,提升帮扶成效。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促进稳定增收,安排公益性岗位328个,开展技能培训3674人次,鼓励帮扶车间和龙头企业优先吸纳552人,帮助1209户实现就业和979户发展产业;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对609户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及时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兜底救助。

“三个步骤”严把“退出网”。为实现稳定退出,该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村组干部常态化监测帮扶,认真评估帮扶效果,对返贫致贫风险已经稳定消除的,按照“村级议、乡镇核、县级批”的方式,及时开展风险消除评估,退出监测范围,并在监测系统中及时标注“风险消除”;对风险消除稳定性较弱,特别是收入不稳定、刚性支出不可控的,在促进稳定增收等方面继续给予帮扶,风险稳定消除后再履行相应程序;对无劳动能力的,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后,暂不标注“风险消除”,持续跟踪监测。

“三级联动”织密“监测网”。组织县乡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等力量,对一般农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通过“看”生活场景、“问”政策落实、“查”帮扶措施、“算”家庭收入等方式,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排查,实现排查无盲区,做到对象纳入更加精准、帮扶措施更加到位、风险消除更加规范。今年第一季度,该县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全县所有监测对象和防贫保险理赔金额超过1万元但未纳入监测的农户进行全覆盖核查,建立电子台账,着力提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水平。

“三道保险”筑牢“防护网”。统筹农村人口和城镇脱贫解困人口,按“参保对象不事前确定、不事先识别”原则,以每人每年120元保费,投入788.45万元购买防贫保险。连续4年联合帮扶企业碧桂园集团推出“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每年投入30万元为8571户收入较低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成员中的1名“顶梁柱”购买为期1年的意外伤害保险。投入4312.86万元全面落实水稻、蔬菜、烟叶、生猪、肉牛、灰鹅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减轻重大疾病、突发困难、自然灾害等给群众带来的经济负担,增加守住返贫致贫风险的防护“铠甲”。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特约记者陈鹏 通讯员张功辉 钟远均

编辑:黄松林 实习生王妍淇 编校:李曦

值班主任:明心武 谢东宸

编审:李忠生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